• <acronym id="iodg2"><em id="iodg2"><dfn id="iodg2"></dfn></em></acronym>

    <optgroup id="iodg2"><sup id="iodg2"><i id="iodg2"></i></sup></optgroup>

    <var id="iodg2"><strike id="iodg2"><form id="iodg2"></form></strike></var>
    <acronym id="iodg2"><em id="iodg2"></em></acronym>

    <td id="iodg2"><sup id="iodg2"><i id="iodg2"></i></sup></td>

  • <input id="iodg2"><ruby id="iodg2"><address id="iodg2"></address></ruby></input>
    1.           陰有大雨,局部有暴雨,27到31℃,內陸東北風4級,沿海東北風8~10... 更多>>

      當前位置: 首頁 > 政務公開 > 政策解讀 > 本縣政策解讀 > 文字解讀

      《連江縣2023年度地質災害防治方案》政策解讀

      來源:連江縣     發布時間: 2023年04月02日    瀏覽量:{{ pvCount }}     【字體: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防災減災救災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切實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關于防范化解重大自然災害的決策部署,扎實做好2023年全縣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堅決保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結合我縣實際,制定《連江2023年地質災害防治方案》(以下簡稱《防治方案》)現做如下解讀:

      一、出臺背景

      根據我地質環境現狀及歷年地質災害基本情況,受降雨和人為活動等因素影響,預測2023年我地質災害頻率、密度較常年偏重,以崩塌、滑坡為主,全均有發生地質災害的可能性,地質災害防范形勢依然嚴峻。為了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和省、市黨委政府的決策部署,做好2023年度全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對今年地質災害防治工作超前籌劃、提早部署、明確措施、狠抓落實,確保全面完成2023年度防災減災的各項工作任務,做好突發地質災害應急防治工作,提高應急救援能力,規范應急救援行為,避免或最大限度地減輕地質災害造成的損失,維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和社會穩定。

      二、制定依據

      1、根據《地質災害防治條例》(國務院令第394號);

      2、《國務院關于加強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決定的通知》(國發〔2011〕20號);

      3、《全國地質災害防治“十四五”規劃》;

      4、《自然資源部辦公廳關于印發〈地質災害防治三年行動實施綱要〉的通知》;

      5、《福建省地質災害防治管理辦法》(閩政〔2011〕8號);

      6、《福建省人民政府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加強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決定的通知》(閩政文〔2011〕388號);

      7、《福建省突發地質災害應急預案》(閩政辦〔2007〕274號;

      8、有關規程規范和技術標準。

      三、工作原則

      1、堅持“預防為主、避讓與治理相結合和全面規劃、突出重點”“誰引發,誰治理,誰建設,誰負責”的原則,落實有關單位防災主體責任;

      2、堅持預防為主、以人為本,統一領導、分工負責,分級管理、協作配合和屬地為主的原則;

      3、堅持以防為主、防抗救相結合;

      4、堅持常態減災和非常態救災相統一,從注重災后救助向注重災前預防轉變,從應對單一災種向綜合減災轉變,從減少災害損失向減輕災害風險轉變,全面提升防御地質災害能力。切實抓好地質災害提前避讓、主動避讓和預防避讓,保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四、目標與任務

      1、全面完成地質災害風險調查與評價;

      2、強化地質災害隱患點和風險區“三查”工作;

      3、不斷完善地質災害隱患監測網絡;

      4、提高地質災害氣象風險預警預報精度;

      5、加強極端天氣強降雨期間地質災害防范;

      6、做好山區農村切坡建房管控;

      7、做好“人防+技防”建設和監測預警工作

      8、扎實開展基層人員培訓演練;

      9、及時做好突發地質災害應急處置;

      10、實施地質災害綜合治理與避險移民搬遷;

      11、加強工程建設地質災害預防管理。

      五、主要內容

      連江2023年度地質災害防治方案》主要內容包含5個方面,7個附件作為補充內容。

      1、詳細敘述了我縣17處地質災害點279處高陡邊坡隱患點在各鄉鎮轄區內的分布和占比,及我縣重點地質災害重點防范鄉鎮。城鎮及人口集中居住自然村莊和工礦企業,景區景點、學校基地等人員密集場所受威脅對象。以《連江2023年地質災害點防災預案表》和《連江2023年高陡邊坡一欄表》作為補充內容。

      2、主要從2022降雨情況和2023年降雨趨勢、地質災害、高陡邊坡等方面對2023年我縣地質災害發展趨勢作出預測,根據今年汛期降水量和影響我縣臺風分析,早春季(3~4雨量130~400毫米,偏少1~2成;雨季(5~6月):雨量370~420毫米,偏多1~2成;夏季(7~9月):雨量550~600毫米,偏少1~2成;秋季(10~11月):雨量90~110毫米,偏多1~2成以及預測2023年登陸或影響我縣的臺風個數預計為5~6個,根據往年我縣突發地質災害特點,2023年預測我縣仍以巖土位移、崩塌形式的突發性地質災害為主,主要災害種類有滑坡、崩塌、泥(水)石流,以《連江縣汛期逐月降水量預測》作為補充內容。

      3、我縣地質災害重點防范時段、防范區域地質災害易發期和重點防治期,其他時期亦應加強防范人為工程活動誘發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和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地裂縫、不穩定斜坡等地質災害。日降雨量50毫米以上或連續大雨3天以上、過程降雨量大于100毫米的時段,以及發生強降雨至雨后48小時的時段,是地質災害重點防范時段。已知地質災害隱患點、風險防范區、在建地質災害防治工程、其他在建工程、農村房前屋后高陡邊坡和小流域溝谷等是地質災害重點防治區域。

      4、地質災害防治責任主要是各鄉鎮按照屬地管理原則,提高對地質災害的特殊性和危險性認識,加強會商研判,提升監測預警水平。屬地對轄區內地質災害防治工作負總責,級成立地質災害防治領導機構和應急搶險隊伍??h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應急局、住建局、水局、交通運輸局、氣象局、文化旅游體育局、教育局等部門按照職責分工負責。以《連江縣地質災害點防災工作職責》作為補充內容。

      5、主要從責任落實、群測群防完善、常規防范制度執行、綜合治理、經費保障和宣傳教育個方面詳細闡述了我縣地質災害防治保障措施。以《連江縣地質災害防治工作領導組成員》、《地質災害防工作明白卡》和《地質災害防災避險明白卡》作為補充內容。

      六、主要工作保障措施

      1、加強組織領導,各部門密切協作、形成合力,共同推動做好地質災害防治工作;

      2、加強資金保障,要求政府部門將地質災害整治資金納入年初預算,確保發生地質災害災情、險情時,能及時落實整治資金,加強上級補助資金監管,迅速推進隱患整治,全力確保各級轄區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3、加強監督檢查,切實落實地質災害防范各項措施,對在地質災害防治工作中,因領導不力、推諉扯皮、失職瀆職造成嚴重后果的,依法依規嚴肅追究責任;

      4、加強輿論引導。要將地質災害防治法律法規、科學知識納入宣傳教育計劃,開展多層次、多形式的地質災害防治宣傳教育和公益活動,營造全社會共同參與地質災害防治的良好氛圍。

      七、重點明確事項說明

      明確自然資源部門除日常地質災害預防監測及預警工作外,要會同本級地質災害應急指揮機構成員單位,依據2023年度地質災害防治方案,地質災害易發區內的鄉鎮人民政府,要健全以村干部和骨干群眾為主體的群測群防隊伍,組織開展地質災害隱患的定期排查和不定期的檢查、巡查以及災后復查,加強對地質災害重點區域的監測和防范,設置危險區警示標識,確定預警信號和撤離路線。

      八、注意事項

      1、各級人民政府和有關部門要提高政治站位,高度重視2023年度的地質災害防災防治工作,強化督促檢查和指導,接受社會監督,狠抓落實。

      2、由于地質災害發生受多重因素影響,目前我乃至全國地質災害調查工作程度仍偏低,當前科學技術水平對地質災害發生的規律性、偶然性的認識和預測尚在繼續探索之中,人類對自然災害的預測及防范具有局限性,除了《方案》明確的易發區和隱患點需重點防范外,也需要做好極端氣候條件下非地質災害易發區和隱患點的地質災害防治和應急救援工作,同時重視工程建設等人類活動引發地質災害的防范,最大限度地減少人民群眾生命財產損失。

      九、惠民利民舉措

      通過開展地質災害風險調查并初步查清地質災害隱患點,加快實施地質災害治理和避險移民搬遷工程,加強汛期地質災害監測預警預報,推進地質災害監測預警信息化建設并實現人防到人防+技防的轉變,加強地質災害防治應急避險能力建設,及時開展突發地質災害應急處置工作,加強山區農村切坡建房地質災害防治指導工作,進一步完善全地質災害調查評價、監測預警、綜合治理與避險搬遷、能力建設、防治技術裝備現代化等五大體系,進一步減輕地質災害對我經濟社會和生態環境造成的影響,最大限度減少因地質災害造成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十、關鍵詞解釋

      1. 地質災害:指由自然因素或者人為因素引發的危害人民生命和財產安全的山體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縫、地面沉降、不穩定斜坡等與地質作用有關的災害。

      2. 地質災害易發區:指具備地質災害發生的地質構造、地形地貌和氣候條件,容易發生地質災害的區域。

      3. 地質災害危險區:指已經出現地質災害跡象,明顯可能發生地質災害且將可能造成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的區域或者地段。

       

       

      相關鏈接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综合亚洲,亚洲成a√人片天堂网无码,少妇中文字幕乱码亚洲影视,国产欧美二区综合偷
    2. <acronym id="iodg2"><em id="iodg2"><dfn id="iodg2"></dfn></em></acronym>

      <optgroup id="iodg2"><sup id="iodg2"><i id="iodg2"></i></sup></optgroup>

      <var id="iodg2"><strike id="iodg2"><form id="iodg2"></form></strike></var>
      <acronym id="iodg2"><em id="iodg2"></em></acronym>

      <td id="iodg2"><sup id="iodg2"><i id="iodg2"></i></sup></td>

    3. <input id="iodg2"><ruby id="iodg2"><address id="iodg2"></address></ruby></inpu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