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2年連江縣環馬祖澳濱海旅游度假區總體規劃通過評審,標志著該項目建設進入實質性發展的新階段。苔菉鎮作為連江創建環馬祖澳國家級濱海旅游度假區重要節點之一,擁有哪些旅游資源?
答:苔菉鎮地處黃岐半島最東端,南面與馬祖列島隔海相望,素有“福州第一縷陽光升起的地方”之美譽,是閩浙海上主要航道,岸線資源豐富,自然形態保持完好、生態功能與資源價值顯著。近年來,我鎮的茭南平流尾地質公園、北茭鼻地質公園等景點吸引著各地游客前來打卡,同時我鎮先后舉辦了2022年福州(連江)開漁節、2022年第二屆福州魚丸文化節暨平流尾討海音樂節,提升了我鎮旅游地的名氣。
2.連江環馬祖澳國家級濱海旅游度假區規劃面積(創建范圍)13.92平方千米,海岸線長45千米,核心區涵蓋浦口、筱埕、安凱、黃岐、苔菉五個鄉鎮濱海道路以南區域構建“一核三海岸”空間格局,苔菉鎮為重要節點之一,怎樣利用自身優勢?
答:我鎮的茭南村為省級鄉村振興試點村,北茭村為市級鄉村振興試點村,借著鄉村振興試點村的東風及資源稟賦,深入挖掘濱海旅游、古村落、古民居等特色資源,促進旅游產業發展;依托兩岸文化旅游,扶持發展水產品精深加工,拓寬銷路、提升附加值;推進科技興海,發展深遠海養殖產業,開創現代漁業新局面,高質量發展海上養殖;優化漁業內部結構,擴大圍捕種類,形成大規模、高科技海洋產業集群的“海洋牧場”。
3.苔菉鎮在這新的一年要如何發力實現新突破?
答:苔菉鎮與馬祖列島隔海相望,素有“福州第一縷陽光升起的地方”之美譽,岸線資源豐富,自然形態保持完好、生態功能與資源價值顯著。水平良好的生態環境、宜居的生活環境是度假區最亮的“金字招牌”。我鎮將緊緊圍繞環境整治、氛圍營造、標識標牌、旅游設施基礎建設等方面進行完善;利用平流尾地質公園獨特的自然風光,深入挖掘特色文化資源,為景觀注入文化內涵,持續提升文化影響力;推動岸線修復、基礎建設和鄉村振興工作,延伸打造含北茭鼻、東洛島在內的精品旅游線路,以點串線,連線擴面,通過三產帶動二產反哺一產,增加村民收入,以務實有效措施推動各項工作開展,為加快打造“海上福州”橋頭堡貢獻苔菉力量。
4.苔菉鎮下一步目標是什么?
答:苔菉鎮將繼續推進環馬祖澳濱海旅游度假區項目建設,積極融入打造黃岐半島“最美海岸線”,推動鄉村振興、旅游開發等工作提質增效,促進黃岐半島地區發展與兩岸經濟文化交流,重點開展以下工作:一是深入推進人居環境整治。推廣應用積分制,持續開展“回頭看”,形成常態長效機制,解決臟亂差問題,確保鄉村整潔美麗。二是帶動漁民增收致富。要利用優質的海產資源,深化“企業+農戶”“互聯網+”的養殖加工銷售新模式;推廣具有黃岐半島地域特色的鮑魚、茭南蝦皮等水產品牌,提升產品附加值;推廣海鮮飲食文化,不斷培育特色漁旅品牌,進一步延伸產業鏈,提升產品附加值和市場話語權,帶動漁民增收致富。三是提升濱海旅游度假區建設水平。對標國家級旅游度假區創建標準及要求,提升濱海旅游度假區創建整體水平。結合苔菉鎮實際,建設完善度假區配套設施,在便捷游客體驗、引導的同時,充分展示黃岐半島文化風采。四是深耕兩岸融合發展共識。海峽兩岸一衣帶水,同根同源,有著共同的文化傳承。苔菉鎮將繼續加強與臺灣的文化、旅游、漁業等交流,打造特色旅游品牌,開拓兩岸市場,在共建新業態、共創新價值上邁出新步伐,促進兩岸融合發展水平邁上新臺階。
5.苔菉鎮如何處理旅游開發與環境保護的矛盾?
答:圍繞平流尾西側海岸線修復工程及虎東山山體生態修復及森林植被提升工程,修復海岸生態功能,分階段實施退堤還海、生態護岸、山體生態修復及森林植被提升等保護性措施。以全域生態旅游為重點,促進生態和文化旅游融合發展,夯實環境綜合治理、生態保護修復、節能減排等基礎。
6.對于進鎮道路工作將如何開展?
答:進鎮道路事關群眾的生產與出行。下一步,我鎮將加快進鎮道路基礎建設工作,科學合理做好道路規劃建設和提升改造,破除交通瓶頸,分段實施,保障群眾生產、出行需求;同時結合沿岸景觀,深入挖掘歷史底蘊和文化內涵,串聯旅游景點,盤活我鎮旅游資源。
7.苔菉鎮在對外宣傳上有哪些舉措?
答:借助連江創建環馬祖澳國家級濱海旅游度假區這個契機,進一步強化宣傳營銷,擴大旅游影響力。加強區域旅游合作,與周圍鄉鎮做好對接,共同推進精品旅游路線設計。繼續做好媒體宣傳,對接各項媒體宣傳策劃。
8.苔菉鎮如何提升吸引力?
答:深入挖掘苔菉鎮的歷史底蘊和文化內涵,打造具有本土特色的濱海旅游小鎮;加大宣傳,提升我鎮旅游景點的知名度;完善旅游基礎設施及提升服務意識,讓游客游得開心,玩的盡心,打造良好的口碑效應,吸引更多的游客。